沐鸣2注册_让产品更中国 专访东风雪铁龙总经理任光
本次2020成都车展,东风雪铁龙发布了天逸PHEV 4WD等车型,为此,58汽车对东风雪铁龙总经理任光进行了采访。任总针对如何强化雪铁龙“舒适”的标签,以及产品更中国、营销更精准、运营更高效,做了详细的阐述。以下为采访实录:
58汽车林昊:针对展台发布的除了天逸PHEV车型,还有三款C系列车型,我想知道雪铁龙这样一个百年品牌,是如何与年轻化做结合的?第二个问题,天逸PHEV是东风雪铁龙推出的新能源的车型,以后我们新能源的布局,会不会把插混技术普及到价位更低的车型上,形成新能源产品矩阵?
任总:关于品牌年轻化的问题,由几个维度来打造。首先是在传播方式上,大家看我们今天的展台布置,我相信如果大家一直关注我们的话,会发现我们展台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包括用框式铝合金材质的设计、墙面贴的比较high、比较潮的卡通图片,在品牌的调性上在走年轻化的路线。不管是东风雪铁龙,还是雪铁龙,年轻化是过程策略,而终极策略永远是打造行业舒适标杆。如今的购车人群中,越来越多的90后,甚至00后,都有购车的需求。如何触达年轻人,是我们要重点思考的问题。
产品的年轻化,就是一种时尚的演变,不同的时尚领域有不同的消费者,80后关注什么,90后关注什么,需要结合不同的人群喜好,同时结合产品发展趋势。明年我们会有一款全新产品上市,它在外观、内饰的设计上,跟目前的车型截然不同。大家可能因此认为这代表了一种年轻化的趋势,但我们不是为了年轻化而年轻化,更多的是追求它的设计语言,雪铁龙一定是追求舒适的。
第二个问题,涉及到新能源,我们会围绕三个架构来说。一个是PHEV,一个是BEV,一个是MHEV,这三个会是我们未来发展方向。现在我们的策略是到2025年实现所有产品100%电气化。但是所有策略都要与全球的环境、中国的政治环境,环保要求相关,技术路线也会有所变化。
媒体提问:东风雪铁龙在本次成都车展发布了多款新车,着力打造舒适标签,品牌思路越来越清晰。我想问一下,我们将给消费者传递那些品牌信息?
任总:我们致力于为更多中国消费者呈现原汁原味的法系产品和法系品牌。这个方向一直没有变,包括回归母品牌,其实更多是回归母品牌的调性。一说到雪铁龙,你会想到什么词可以代表,我们希望追求的是舒适Comfort,只要提到雪铁龙品牌的印象是舒适,就是我们成功的时刻了,目前我们正在往这条路上摸索。
在产品的回归方面,我们提供原汁原味的产品,同时我们结合了神龙公司的“元计划”,我们有一句“产品更中国”,很多朋友问我,“产品更中国”跟我们原汁原味的法国车,是不是矛盾的?我们认为是不矛盾的。这正是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区采取的不同策略,雪铁龙无论亚洲,欧洲,中国,非洲,都会用舒适定位产品的所有配置标准,这是不可回避项。在中国,它的配置标准涵盖了很多,身体的、心灵的,以及在中国用什么样的配置,能够让消费者认为它是舒适的。欧洲可能觉得座椅硬就是舒适,中国可能觉得座椅软就是舒适,是不一样的。怎么能够围绕中国消费者对舒适的理解来提供“产品更中国”的原汁原味的法国车,听起来有点绕口,方向却是一致的。但产品造型上还是要追求调性一致,要有辨识度。
另外在实现路径上,我们跟全球是一样的,跟母品牌也是一致的。全球雪铁龙围绕产品、服务、客户体验三个维度来努力,逐年实现打造舒适标杆。中国我们也是承接这三个维度来做。
服务方面,我们也在不断升级,包括我们“家一样的关怀2.0”八项承诺,以及疫情期间推出的加强版。
体验方面,我们有线下的、线上的,有被动接受的,有主动参与的,几类不同的体验的方式。客观地说,确实现在非常难,但是这个方向不会变,我们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。
媒体提问:我们对下半年有什么样的预期?另外有哪些新的发力点,来帮助我们调整全年的业绩?
任总:对于下半年,我们持一个谨慎的态度,不能说不乐观,是一个谨慎的态度。中美关系、后疫情经济恢复状况,很多因素都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。我不知道大家有多少在湖北省或者武汉市经历过,在疫情之前,我一直在武汉。那个时候,我认为4月应该很快恢复到武汉车水马龙的局面,其实并没有。这也反应了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很多影响。无论是市场环境,还是政治环境,我们判断还是有很大的压力。
车企是目前困境中尤为困难的企业。所以我们没有说给自己多高的预期,但我们要做什么还是很笃定、很坚定的。5月份的时候,我们就做了很多准备,包括疫情期间客户关怀,我们搞战疫加强版;我们是合资品牌唯一一个不考核经销商的;我们产销联动做了调整,从资金、政策、网络,我们都在做准备。准备是为了什么?是为了下半年有计划地为明年的新产品做准备,为品牌做准备。下半年结合天逸PHEV上市,8月份我们开始启动品牌提升计划。这个计划来自于PSA集团给到中国的一个支持,直接支持6千多万专属用于品牌建设。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,我们做销量要结合产品,但如果品牌做不好,产品价值会受到影响。这个项目8月份就会启动。如果按照计划,大家11月左右就会看到和感受到东风雪铁龙的品牌动作和想法。
天逸PHEV今天上市以后,我们会围绕这款车做更多试驾活动,动态体验活动。
媒体提问:刚刚您提到接下来会有比较大的品牌提升动作,请您详细展开讲一下,聚焦哪几个领域做、用什么方式去讲。我们看到疫情期间,整个媒体传播环境发生了变化,线下体验与线上结合做得更紧密,我们还关注到有些品牌建立了直播中心,您认为未来东风雪铁龙在品牌方向上的发展趋势是什么?第二个问题,我们看到雪铁龙有很多领先的核心技术,天逸插混四驱SUV也非常亮眼,对于舒适会不会在技术上面,品牌活力上更多的加码?
任总:先说第一个问题。关于在品牌打造方面,提到了直播间的打造,这个问题好多人都在说,网上直播带货是怎么样的,我认为是见仁见智的,每个人的理解和认知是不一致的,我只能说我个人的感受。直播对汽车消费可能更多是锦上添花,它让你在现有的体量上增加曝光量,但是直播带货作为纯增量又不通过价格手段,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可能的。如果雪铁龙去做直播,我们会更多聚焦品牌形象和产品特点的直播。
东风雪铁龙目前基于传统线上线下投放、有声量的基础上,再做额外的增值。我认为车企不会想着仅依靠直播,直播可能只是传播方式的一部分,但未来涉及到最终构成销售的结果,这可能是一个趋势。传统4S店的模式,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,前店的面积在减少,很多成交在线上完成。
但是在品牌打造上,与母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想法,和对自身品牌的认识密切相关,他们可能也偏传统一些。以前我们最简单的品牌打造就是做一些曝光,但消费者接受度或者触达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所以我们也在不断的改善,采取线上线下组合的方式,例如线下空间的打造,在空间里呈现雪铁龙是什么,法国是什么,什么是法系,围绕这样的方式来做。在我们最终执行的时候,也不排除直播方式的传播。
媒体提问:第二个问题,关于我们的方向,会从几个点出发?还是我们就聚焦在一个舒适标签上?
任总:一定是舒适。我们在方向选择上不可能涵盖更多的点。更多的会围绕着产品、品牌去解读为什么它是舒适的,为什么舒适方面雪铁龙是自信的,不可能再演变成一个其他的点,只会围绕舒适来走。
雪铁龙品牌,从slogan到承诺,无论是DNA还是优势,都是相互共存的。舒适这个核心点是一定不会变的。这也是百年品牌总结出来的。
媒体提问:我是经济报的。第一个问题,神龙发布“元计划”以后,东风雪铁龙这方面的进展?
任总:其实神龙发布“元计划”以后,匹配做了很多动作,包括经销商层面、机构层面、人员层面、财务层面。“元计划”核心就是三点:产品更中国,营销更精准,运行更高效。
围绕“产品更中国”,我们和技术中心、产品规划部门的交流、碰撞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层次,目的就是为了让“产品更中国”。“产品更中国”,不是简单说车的造型,而是跟很多东西都有关,包括价格策略、配置级差策略、配置选择策略、营销准备策略、规划策略,在不同细分市场如何做布局规划。这方面,我认为目前雪铁龙打磨的深度,和交流的频次都是空前的。
“营销更精准”,直白一点说还不完全是主动的,要基于预算。预算使用的方向,预算使用的能力最终决定了营销效果。以东风雪铁龙为例,近年来包括我自己,都在不断地学习补课。我们的预算在调整,团队觉得压力很大,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做到营销更高效。围绕传播有效性、开源节流效果最大化、节奏安排合理性等等的考虑比以前更多。
“运营更高效”,今年的疫情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,也带来了机会。大家知道我们外方员工来不了中国,到现在也只是个位数的员工回来了,工作大部分变成线上沟通。在这段时间,大家首先有一个共同的目标——抗疫,大家形成了情感上的相互的认同,在这期间如何对公司发展有益。从企业高层角度,已经在高效运营方面具备了很好的条件,中法双方的高层领导沟通更顺畅,对消费者的理解也更加深刻。
媒体提问:讲到电气化三个方面的架构,除了PHEV,另外两个架构计划什么时候可以出?合资品牌的新能源产品,在市场端的表现上稍微弱了一点,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?我们雪铁龙新推出的这款产品,想怎么去抢占这块市场份额?
任总:首先,在未来产品上,PHEV和BEV是比较重的产品布局。本次成都车展上,我们已经推出了天逸PHEV。
关于合资品牌对新能源的追求,首先肯定是受法规方面影响的。在技术投入,或者技术路径选择上,每个企业又不完全一样。
但是要说合资企业对于新能源有多少大的诉求,首先是主机厂的技术路径要做好准备,对未来的消费趋势做好预判,以及市场的成熟度,比如说市场成熟度足够了,消费者相信纯电的续航、安全性、配套设施,能支撑他们像使用燃油车一样无忧驾驶,此外还必须伴随成本的逐步下降。
基于对国家政策的快速预判,最终新能源市场环境会比预判低一些,我记得2004或2005的时候,对新能源的预判比较高,现在来看实现难度还是比较大的。此外,有很多新的新能源方向在不断推出,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,而且车企在技术路径的调整上也在不断的尝试,看什么样的方式能让企业在成本控制、收益性、技术投入,以及用户的切合度上最佳,这不是一成不变的。虽然技术路径选择变更会很难,但是准备足够充分的时候,变更也不是那么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