沐鸣25网站_“从0开始”,run起来的零跑该弹射起步了
自我标榜“互联网基因”的造车新势力,在很多车迷眼中都会用一些数码圈的品牌来类比。虽然不够严谨,但多少能代表这些重新定义汽车产业格局的玩家的个性,毕竟汽车距离大号智能终端也并不算远了。
巧了,摆在零跑面前的路也就剩下两条——要么到“2023进入新造车TOP3”,要么被市场大浪淘沙。随着广州车展上,零跑C11性能版的亮相,命运的天平仿佛停止了摇摆,决定要往一边倒了。
做性价比标杆,诚意冒犯广告法
相比广州车展的其他重磅新车,零跑C11性能版可能并非是新意最足的那个。但如果考虑到性价比,它带来的冲击力可能比一些花式玩噱头的友商来得更加实打实。
毕竟前后双电机、破百四秒八、九十度电池、续航五百五、轴距两米九三、四扇无框车门、前双叉臂+后五连杆悬架、好看更好用的三联屏以及全系标配的28个感知硬件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,集合在同一台车上之后,再告诉你不到二十万(19.98万元)就能拿下,相信大多数人很难不对此感到心动。
这就像你买了一台在硬件实力上媲美六七千甚至更贵价位的手机,实际体验也丝毫不拉胯,但价格却只要3999(此处应有一声巨响)。换谁不觉得高低得给自己整一台,狠狠占他一波便宜。
而且这么强的实力,零跑还得想办法花式自谦,毕竟稍微不严谨,就给人一种“友商是虫豸”的既视感,甚至会频繁触犯广告法,发布会预算还得留一部分交罚款。
要是这个时候,品牌创始人还因为偶然的一次整活,爆火互联网而被公众所熟知,基本就离“xxx,交车”的某家深圳B字头车企不远了。
一般来说,产品做到这个程度上,往往就只剩下一个因素可以拿来拒绝——品牌。
“可惜”的是,零跑正在把这个问题解决掉,而且解决的方法与大多数友商的玩法不太一样。
“全域自研”意和为?
很多新势力都会把融资来的钱放在销售服务和渠道创新上,力求为“韭菜”营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,再选择一个不那么疼的割法,从而保证尽可能“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”。
但零跑选择了一条看上去硬核,做起来更硬核的路线——全域自研。
这个词并非零跑发明,他最早来自于华为发明的“全栈自研”,后被小鹏拿来形容自己铆足劲儿搞出来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,再后来就成为了又一个被圈内人用滥的“互联网黑话”。
但是到了零跑这里,巧妙的一字之差,背后却并非是简单的蹭热度,更像是与自己眼里的泛泛之辈划清界限。
毕竟在零跑看来,虽然新能源汽车的产业体系正在快速成熟,行业内的大部分资源正在向几家巨头迅速聚拢,车企仿佛只需要做好软件部分,把自己的“灵魂”握在手里,就能给人“一切尽在掌握”的感觉。然而软件再好,如果不能和硬件达成足够高的适配度,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,“灵魂”就会随时有出窍的危险,无法支配自己的躯体,甚至互相打架。
认识到这一点可能并不算难事,但是敢于在大潮中不随波逐流甚至主动抽身,这就需要点勇气了。
当然,零跑既然选择这条路了,现有的成熟方案再好也只能算作参考,从底层架构开始慢慢搭起来,最终亲手构建一个涵盖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动力系统三大核心领域的技术大厦。
这不是互联网基因该干的事,更像是实业人才有的思维和眼界。
在广州车展期间,零跑科技创始人、董事长、CEO朱江明透露,除了驱动总成实现自研外,电池领域也已从外采电芯,发展到自己做模组、Pack和BMS(电池管理系统),同时车机系统、云平台、智能驾驶等都实现了自研。
这背后的投入究竟有多少不得而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,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、足够科学的管钱能力、足够长远的布局、足够健康的融资,一家诞生仅六年的车企,做这些无异于深入最凶险的无人区慢慢摸索。
而一旦做出了成果,厚积薄发所喷薄而出的,就将是更低的成本、更高的可靠度,甚至是更多元化的业务发展。
最难的时光,可能已经过去
好在,朱江明本就是技术研发出身,创始人的信念不必担心。否则大华也不会以后来者的身份,最终靠实力做成了安防领域的全球龙头。
而作为自动驾驶辅助的核心部分,零跑的算法识别甚至可以直接向大华“取经”,毕竟后者的车牌识别、人脸识别技术都是全球数一数二的,甚至连零跑智能驾驶的研发主干,都是“从大华智能交通最优秀的团队过来的”。
都是一家人,说什么两家话呢?
归根结底,自研的最大目标,还是为了不被卡脖子。
而汽车厂商面对的卡脖子,和数码行业又不一样。
造车牵扯到的相关方太多、太广、太复杂,供应链的运输效率又不够高,结果对打包方案的依赖度在肉眼可见的提高,大家都被两三年就换次代的节奏赶着走,谁不够快谁就会被后来者争相踩踏而亡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你很难说零跑不是一个“宝藏车企”。因为它的对自研坚持甚至固执到可爱,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惊叹之余,心里不免嘀咕:“这么做,真的有必要吗?”
毕竟炒菜的手艺一级棒,还把种菜、装盘、管账一条龙全包,这门槛可不是一般的小饭店能玩得起的。更何况你还得根据食客口味动态调整,甚至还要提前预知下一代年轻人喜欢什么食材和做法,并为此做好准备。
这种“可以,但没必要”,看上去可能有点滑稽,毕竟他们背后不需要肩负什么特别宏大的叙事,甚至不需要太多人自发的追捧,更多的是自己对技术的执念,背影看着多少有点孤独。
但是从今时今日的这台C11性能版来看,属于零跑的“破百四秒八”已经步入倒计时。
不妨等等看,弹射起步一定很壮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