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请稍等

菜单

文章

Home 沐鸣2测速 沐鸣2注册平台领克发动机是什么来头?靠谱吗?
Home 沐鸣2测速 沐鸣2注册平台领克发动机是什么来头?靠谱吗?
沐鸣2汽配,沐鸣2娱lite代理,沐鸣2合法吗,

沐鸣2注册平台领克发动机是什么来头?靠谱吗?

沐鸣2测速 by

沐鸣2注册平台领克发动机是什么来头?靠谱吗?

至于共同研发的事情……先说说国内近况吧。

发动机的研发是很庞大的体系,沐鸣2注册平台通常技术的选择分为三种:建队核心小学生,绝对杀手杜兰特,以及锦上添花的汤神。

比如,可变压缩比,这是奠定发动机基调的核心技术;分流冷却也会对设计格局造成重大影响;而外围零部件的轻量化,是另一个层面了。

前五年国内在说“有核心技术”的时候,实际上只能摸到第二层级的门槛,如今最后一扇门里的事情也不再那么神秘,这里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光学单缸机。

燃烧是一切的开始,仿真尽管能够用来指导设计方向,可是需要的边界往往无法取得,用来直接观察燃烧的光学单缸机也就显得非常必要。

如果说,现在的发动机项目,依旧在寻求咨询公司帮助的话,主要是燃烧上面的辅助;

对于一汽、东风、奇瑞这些厂家,他们的咨询公司是FEV,是AVL,但是对于领克的开发而言,沃尔沃当然就是最最最重要的角色。

事实上这在业内也不是什么秘密,沐鸣2测速注册领克发动机的研发主要就是在沃尔沃完成的。

不过研发包括上游的设计和仿真,中游的标定和下游的试验,沃尔沃的主要内容是上游+中游,领克则主要负责中游+下游。

当然不论如何,国产化开发肯定是要在国内轮一遍的。

后续的话……这个平台的技术肯定会被进一步吸收,用以开发其他机型,或者干脆以这平台为基础,继续开发新机型,都很正常。

好了好了,这两年在各种场合里听闻了很多小道消息,先看看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吧。

1、燃烧系统

a进气Masking:

近几年不少厂家的方案,沐鸣2登录网站在SAE用论文发表新机型,要是没提到这个点仿佛就跟没蹭上热点一样……

主要是在进气位置优化结构,设置障碍让进气产生翻滚,解决流量系数和滚流比的矛盾,而进气充足、混合均匀是快速燃烧的基础,快速燃烧则意味着更高的热效率。

但是为了更好的优化进气,日系喜欢使用一种叫“激光熔覆”的工艺,目测当前国内空白,领克状况不清楚,是不是第一家就拭目以待了。

b集成排气歧管:

又称IEM,即排气歧管集成在缸盖内部。

外观上非常好识别,缸盖排气侧没有八爪鱼一样的歧管,而是只有1~2个出口(双涡道),直接连接催化器的,肯定就是了。

IEM的作用有很多,不仅仅可以减小整机体积、降低重量,排气热能也可以直接加热冷却液,进一步提高水温以降低部分负荷的油耗;

另外排气温度的下降有利于提高涡轮增压器、催化器等排气系统一众零部件的可靠性;

再就是排气歧管的缩短,对低速扭矩和涡轮增压的响应有着不错的效果,近5年新出的车型里使用这个技术的比例超过30%,其作用正在逐渐被正视。

那剩下70%的机型在干嘛呢?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。

IEM通常伴随着缸盖双层水套的设计,而缸盖水套的设计与燃烧的关系非常密切,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。

可是汽车的研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共用平台,缸盖水套不做改动是发动机平台化的一个基本需求,所以你们懂的。

未来五年IEM在市面上的占比只会多不会少。

2、冷却系统

a分流冷却+双节温器模块:

传统的冷却系统,冷却液一般流入缸体后直接上缸盖,出缸盖后进散热器,最后又回到缸体。

但是缸盖通常是温度低一些好,避免爆震,缸体则是温度高一点好,以降低机油摩擦,实际上是有矛盾的。

分流冷却的思想就是解决这个矛盾,让缸体、缸盖并联,分别用两个节温器进行控制,比较好的应对缸盖缸体的不同需求。

这项技术实际上是,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热管理思想下的产物,也是冷却系统从“可靠性”到“主动降油耗”这个转变的第一步。

这个概念已经很久了,但是和IEM同理,涉及到水套的开发就会导致燃烧室重做,但共用平台这个事情……

所以说分流冷却对整体影响也挺大的,首次应用不太可能沿用旧有平台,只是随着机型换代,分流冷却也会越来越多。

至于双节温器,是目前最好的选择,以至于当前看到哪台机器用了双节温器,基本上就可以认定它使用了分流冷却。

对于未来五年来说,双节温器会是一个过渡方案,即使如此,以后作为低成本的选择也是很好的就是了。

3、润滑系统

a低粘度0W20机油:

这意味着啥 ……就不多解释了。

0W20在国内的市场还未成熟,目前主要是几家日系,别的没有听说了……

明明是性能最好的低粘度机油却不被信任……

这是汽车行业里一个比较郁闷的事情。

总之,领克应该是国内最早量产低粘度润滑方案的品牌之一,降摩擦这个方向,动作算是比较快了。

b 可变机油泵:

可以依据发动机转速、负荷对机油压力进行调节,有效节省机械功,一般对燃油消耗有1%+的贡献。

近年新发布的机型时有看到,撇开机油来说,润滑系统的最终形态,很可能就是这样了。

4、进气系统

a增压器:

据说使用了高镍奥氏体不锈钢蜗壳和全浮动轴承,首先这种材料的蜗壳,一般对外宣称耐温能够达到980℃+,对提高涡轮机的可靠性是极好的,还记得IEM么?

这两个加起来说明着啥?

其次是全浮动轴承,小直径涡轮,能够比较好的改善低速响应,还记得IEM么?这两个加起来又说明啥?

发动机能够更好的压榨增压器的极限。小道消息这台机器目前低速扭矩在1000转时可以达到140Nm,待考证。

另外领克还有台机器貌似用上了电子水泵……

这是非常明显的暗示了哈哈哈哈哈哈。

电子水泵目前全球量产的主机厂屈指可数,主要为宝马、奔驰、沃尔沃,以及丰田,全球有量产经验的供应商目前不超过3家。

这个技术已经出现好几年了没有错,但确实是冷却系统的下一个形态。

传统的水泵是通过附件皮带和曲轴建立运动关系的,冷却液的流量与发动机转速成正相关;

但事实上对于整车来说,散热最恶劣的工况是中低速爬坡,这种时候发动机转速低,流量低,又没有迎风,可是发动机负荷又高散热量极大,是环模试验当中最被关注的一个工况。

为了保住中低速的需求,流量和发动机转速的线性关系就会导致在额定点流量过高。

换句话说,机械水泵在普通发动机的应用里,90%以上的工况都存在能量的额外消耗。

电子水泵的流量可调,不仅可以覆盖100%的工况,有效降低机械功耗,也可以通过水温的调节进而对降摩擦、热平衡造成影响,很好的解决爆震、排放、中低速爬坡等等问题。

这个技术当前应用很少,是因为整个开发阶段从头到尾浑身上下都是坑。

国内不能说“基本处于预研状态”,而是“已经处于预研阶段的就那么几家”, 领克能用上这个技术,百分百是沃尔沃的支持,否则连供应商资源都是问题。

换句话说,这个技术,就是领克和沃尔沃共同开发的最好证据。

总结一下……领克先发的几台机器用了不少新技术,升功率将近90kW/L的情况下热效率都超过了36%,在国内已经量产的机型里算是不错的成绩了。

四阶段油耗和国六b创造了2020年这个节点,对于各厂家都是挑战,都正在憋大招,未来两年国内还会出现几台不错的机型,性能也许不差,但慢领克1~2年的时间,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。

 

20 2020-05